您当前的位置:思尔学习网>教育要闻>正文

加了老友后的大学师生沟通状况怎么样了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时间:2019-11-08 20:06:03  阅读:6587+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魏云龙0298

前段时间,有位大学老师告诉小微,他最近翻了一下自己的好友列表,发现了自己的微信好友中,可能有60%的人是自己的学生,而这60%的学生当中,他真正有印象的可能不超过50%,能把人和微信对上的不超过15%,经常聊天的学生不超过5%。

这样的数据让小微错愕。它似乎揭露了大学师生交流的一个现状。

在大学里,很多学生会主动加老师微信。他们可能是因为学习,希望加老师微信有更多学习上的交流;可能因为想让老师熟悉一下自己,有个印象分;也可能是学生干部,需要加老师微信沟通事项(这一点也可能使老师主动加学生微信)……

在社会化媒体发展迅速的时代,我们所谓的师生交流,早已不局限于师生的课堂交流和课下现实交流。

大学师生课下交流不够?线上交流来弥补

我们似乎常听见大学生说,上了大学之后,除了上课能见到老师,其他时间基本就不会再见了,见面的时间都没有多少,又能有多少交流时间呢?

麦可思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8届有54%的毕业生与任课教师“每周至少一次”或“每月至少一次”课下交流。其中,本科毕业生中有25%与任课教师“每周至少一次”课下交流,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(37%)。

近年来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,师生交流的渠道似乎也变多了。比如,有学生对学习有疑问,但在课下不知道老师人在哪里,就利用社交平台向老师请教。老师收到这类求教的信息之后,一般都很乐意为学生解答,还希望能和学生在学习上进行深入沟通。又比如,课堂时间有限,有部分更细节更具体的内容,老师没办法在课堂全部展示,可能会通过QQ群、微信群分享给学生,对课上教学内容进行补充。还比如,老师能够最终靠社会化媒体给学生分享一些有价值的东西……

大学师生通过社会化媒体的非正式沟通增加互动,深入地进行专业探讨,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弥补了师生线下交流不足的短板。

此外,社会化媒体更具生活化,朋友圈的流行也让师生看到真实的自己,这似乎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。

社会化媒体上的师生交流别忘了把握尺度

社会化媒体给师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空间,并不代表师生会有更频繁的交流。像本文开头所述的情形,师生添加好友的意义就很难说了。

对于师生在社交平台添加好友的事情,有网友认为,利用社会化媒体频繁进行沟通,混杂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,师生的身份也易处于模糊的状态,公私难以分明;依托工具的交流,更多的只是泛泛而谈,缺乏更深层次的交流,始终难以实现面对面交流的畅快和思想交融……如此种种,是社交网络应用于师生互动环节面临的一些问题。因此,如何加以应用需要师生自行探索,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师生关系,尺度也需要师生自己来把握。

社会化媒体可以被当作教学、交互工具,这无可厚非,因为其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。但是也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需要仔细考虑,隐私、内容的恰当性和安全性,这些都应该全面考量。总之,师生交流的尺度和界限都需要把握好。或许,大学老师可以这样做:

规定界限。额外的交流将模糊职业和个人界限,对于那些希望在额外交流中依然保持绝对正式的关系的老师来说,这极具挑战。有老师为了把工作和生活分离,会带两个手机,学生加的号是一个,而自己生活中的又是一个,明确了界限。也有老师会在学生加自己好友前说明自己微信、QQ不会经常看,不一定会及时回复等等。还有老师只通过微信/QQ群和学生交流,其他私下加好友一律不通过。因此,大学老师在和学生加微信之前就可以先说明自己的一些界限,确定自己在不同场合扮演的角色。

增加一对一交流的机会。如上述所说,社会化媒体的交流有时候有些浮于表面,更深层次的交流可能更适合面对面。当然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希望和老师进行课下交流。所以老师可优先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,那些安静以及处于社交尴尬境地的学生更需要被关注。

适当让师生关系回归理性。对于之前说的社会化媒体模糊了师生之间的界限,老师们可以适当减少在社会化媒体上和学生的琐碎交流,通过课堂交流、邮件、面对面等相对正式的形式回归理性的师生关系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